【化研·学术】陆良秋教授博导论坛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19.02.27 09:49
2月26日上午10:00,华中师范大学陆良秋教授于我校西院逸夫楼8楼会议室举行了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主要介绍了可见光展示出不同的过度态金属在有机化合物中的催化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我院张成潘教授、张方林教授及诸多老师参与了本场报告,2017级和2018级的研究生也积极参与其中。
陆良秋教授于2005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主修应用化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于2011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主修有机化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于2013年5月在德国莱布尼茨催化所深造,获得博士后学位,同时获得诸多荣誉。目前陆良秋教授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杂环分子导向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包括:过渡金属催化的偶极环加成反应;可见光促进的有机合成。
本次报告中,陆良秋教授主要就可见光在高分子合成反应中的优良性质以及可见光对不同的过渡态金属催化的增强作用做了讲解,其中,过度金属以及配体的选择十分重要,该类型反应能令环加成反应更加稳定,增强了其可控性,一般情况下,光反应收率十分高,并且能实现传统热反应中不能实现的过程。随后,陆良秋教授介绍了在环加成反应中应用过渡金属再引入可见光催化的反应,如过渡金属和可见光在催化有烯烃参与的反应中可以保留烯烃从而生成烯丙基化的产物;也可以保证反应活性十分强的烯酮在反应中结构不被破坏。紧接着,陆良秋教授介绍了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催化反应的一项专利,该反应装置能使微量反应量化生产。最后,陆良秋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并对大家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附件下载: